《泾河传》连载之二十一 九百里泾河东入渭 日期:2025-03-14 人气:17 关于泾河有许多的神话,也有许多传说,比如`柳毅传书`,比如`魏徵梦斩泾河龙`,比如`周赧王断泾斩龙脉`……虽然有神话,也有传说,但泾河却是个真真切切的存在。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有南北二源,南源出泾源县`老龙潭`,北源出泾源县`大湾乡`,南北二源至`平凉八里桥`会合,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崆峒区`、`泾川县`、`宁县`,于`长武县`马寨乡`汤渠村`流入陕西境,又流经长武、彬县、泾阳、礼泉,至高陵区陈家滩注入渭河,全长455.1公里,流域面积4.54万平方公里。 在黄河的大家庭里,支流超过500公里的比比皆是,但名声大如泾河者,却找不出第二条。在关中地区“八水绕长安”的丰富水系中,泾河不仅榜上有名,而且声名直逼渭河、洛河。地域上有泾渭一体的概念,学术上一直存在着泾河渭河谁清谁浊的论争。“泾渭分明”不仅仅是一个汉语成语,还上升成为一个哲学概念。我们不必说泾渭流域是肇启中华历史的重要源头之一,单就泾渭流域是最早被开发被利用,最适合人类居住这一点,就已经有足够的说服力。葛剑雄先生曾经感慨地说,地球上的大江大河不少,但不是所有的大江大河都能诞生人类文明。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渭河作为黄河的长子,泾河作为渭河最有出息的儿女,她们共同为中华文明的诞生,为人类文明的肇始,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这是至高无上的荣光。 说来也怪,成书于公元六世纪,专门记录九州河流发源、流程、入海口的《水经注》里,居然佚失了泾水一章。关于这一事件,民间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南齐六太子萧宝夤投降北魏,受命平定秦州叛乱之后,驻守平凉。手握重兵,顾盼自雄,他有点飘飘然,于是心生反意。掌握朝政的北魏胡太后得知消息后,为了控制局面,就任命郦道元为关右大使,命他前往平凉赴任,欲取萧宝夤而代之。得到消息的萧宝夤先下手为强,事先派人埋伏在郦道元必须经过的泾河之滨阴槃道上,伺机将其杀害。郦道元还未来得及对泾水进行考察,就死于非命,《水经注》里的泾水一章就永久缺失。 这是个很离奇的事件,介乎于历史和传说之间,顶多只能算是个故事。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就给后人解读泾河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坊间通行的说法,认为泾河的源头是关山东麓泾源县老龙潭。但泾河真正的源头比老龙潭还要深远,是老龙潭上游二龙河的源头——`泾河垴`。南北绵延240公里的陇山山脉,主峰在中段的六盘山,由于受独特的气候条件的影响,北段处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为寸草不生的石质山体;南段100公里的关山,地貌与北段浑然不同,山顶浑圆,坡缓谷阔,草甸丰茂,绿茵似毯,气候凉爽温润。“关山六月犹凝霜,野老三春不见花”,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秀丽壮美的`关山草原`,成就了地理绝佳的天然牧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秦人的祖先才有条件在这里为周室牧马,才有条件从这里起步和壮大,由西戎霸主而最终夺取天下。 走进关山,在与`陇县`接壤的`关山牧场`北缘的一面坡地上,长年积聚的落叶腐殖成一片草甸,泠洌的地下水衍生成一片沼泽,清亮亮淀着一汪溪水,这就是泾河的第一眼泉水。数十平方米的草甸一片酥软,人在上面站立久了,水便会渗出来,脚便会陷进去。看着是溪水,听着却无声无息,看着却无形无状。溪水流处,水草茂密,直到几股溪水合并成一股细流,流出草甸,流向沟沿,一条有模有样的潺潺溪流才向山下奔流而去。 这便是泾河的正源——二龙河上游的泾河垴。 听惯了那么多有关泾河的故事、传说甚至神话,看着眼前这条其貌不扬的小小溪流,心中不免要疑惑,神奇无比的泾河,源头竟然会是这个样子? 其实,大河之源,无关规模,而在乎隽永。在青藏高原,孕育长江、黄河、澜沧江的三江源地区,河流密布,湖泊、沼泽比比皆是,她们最初流经的地区,草甸、湿地是其最基本的地貌形态,三条大河的源头,最初的发端其实也是从一汪涓涓的细流开始,古人早就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荀子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发源于二龙河源头泾河垴的这条小溪,在流出关山的过程中,接纳了凉殿峡和小南川的两条溪水,在老龙潭汇合成泾河的南源,泾河正式诞生。 从老龙潭出发,泾河流过`白面镇`,再接纳`北面河`、`盛义河`,流过`泾源县`城所在的化平川——宋在这里设置安化县,金改其为化平县,于是就有了化平川——然后注入崆峒峡,途中又交汇十万沟大峡谷。崆峒峡的神奇在于一峡连两省,入口是宁夏泾源县的大阴山,出口却是甘肃崆峒区的`崆峒山`。在崆峒山下,泾河与发源于黄花乡的胭脂河交汇。出身本来就充满传奇色彩,中途又遇到了道源圣地崆峒山,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千古美谈,让泾河的神奇与神圣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持。 泾河北源发源于泾源县大湾乡,当地老百姓称其为颉河。她一经诞生,便挣脱六盘山的怀抱,流入弹筝峡大峡谷。这条峡谷,赫赫有名,峡谷的北口是萧关,曾是历史上拱卫关中平原的四关之一,与函谷关、大散关、武关齐名。由此推论,泾河流域的陇东地区,也应该算作是关中的范畴。颉河上游的瓦亭是先秦时的乌氏县,下游的安国镇油坊村是先秦时的泾阳县。尽管后来人们把发源于泾河垴流经老龙潭的二龙河视作泾河的正源,但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其实是把颉河当作泾河的,古人把山之南水之北称为阳,所以颉河北岸才置有泾阳县。颉河一出三关口,即流向宽阔的颉河川道,这与泾河南源一直穿行在峡谷地带截然不同。 泾河垴,作为泾河正源,其发源地高程2540米,在泾源县境流程38.9公里,至八里桥与泾河北源颉河交汇时,距离她的发源地已有了60公里的距离,海拔已降至1330米,巨大的落差使得泾河水具有了无须技术处理便可从容自流的强大动能。1980年崆峒水库建成,总长50公里的南干渠通水运行,灌溉泾河川4个乡镇,造福两岸人民。 从`平凉城`西八里桥开始,至陕西`彬县`断泾村,这200公里流程是泾河的中游。其中在甘肃境流经平凉、庆阳两市,流长177公里,流域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左岸先后有颉河、小路河、大路河、潘杨涧河、红河、蒲河、马莲河等诸多河流汇入,右岸有汭河、黑河、达溪河、太峪河汇入,泾河最主要的入水几乎都是在中游这段河道里完成的。 泾河中游一段,川道平均宽度3至4公里,河床端直,川宽地平,良田沃土,地胆天心,既有耕作灌溉之利,又有交通制衡之便。从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起,泾河中上游就先后诞生过乌氏、泾阳、安化、化平、泾源、平凉、阴槃、潘原、月氏道、泾州、长武、政平、彬州等古城,这些古老的城池,就像一串珍珠,串联起中国历史中最具有底气也最为精彩的章节。宽阔的泾河川,不仅为华夏文明提供了堪称完美的政治表演的舞台,也为泾河的发育和吸纳百川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和空间。 泾河是诗,泾河是歌,泾河是泾河儿女心中永远不老的神祇。 在崆峒区,泾河流程74公里,西起麻武乡大阴山,东至花所乡苏陈村百泉沟,流域面积1728平方公里,平均径流量2.43亿立方米。流经崆峒、安国、柳湖、四十里铺、白水、花所6乡镇,在平凉城西八里桥接纳了发源于泾源县大湾乡的颉河,在平凉城南接纳了发源于太统山的甘沟、大岔河等八沟一河9条溪流;在四十里铺庙底下接纳小路河,在窑峰头村接纳大路河,在花所镇潘口村北接潘杨涧河。 在泾川县,泾河流程58公里,西起王村,东至泾明乡牛角沟村。流经王村、城关、罗汉洞、泾明4乡镇。在王母宫山右岸接纳汭河,在罗汉洞乡曹头景家村左岸接纳红河。 在宁县,泾河流程47公里,作为宁县与长武、彬县的界河,从长庆桥入庆阳市宁县境,至政平村出宁县境。其中在长庆桥左岸接纳全长204公里的蒲河,在政平古镇,西边承接全长374.8公里的马莲河,东边承接河长30公里的天无日河。一东一西两条河,与泾河一起造就了鸡啼一声四县闻的政平县,这一段泾河也成为宁县、正宁、长武和彬县的界河。 在长武县,泾河流程56公里,起自马寨乡汤渠村,流经马寨、地掌、彭公、相公、芋园、冉店、亭口乡,从安华村出境。1944年,在亭口镇设水文站;50年代,先后在亭口、张河、张家沟设水文站,常年观测,积累水文资料,为开发利用水利资源提供服务。 在彬县,泾河自西北而东南斜贯县境,流长104公里,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由北极镇雅店村入境,至龙高乡陵滩村出境。境内流域面积37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泾河在彬县境内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巨大变化,也完成了从中游向下游的交接和过渡。其中从北极镇雅店到断泾村约54公里,基本上保持了泾河在中游的风貌,谷地开阔,阶地广布,川道一般宽1000—1500米,县城附近宽达2800米,为古彬州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 始于断泾村,止于高陵区泾渭交汇处的一段是泾河的下游,全长约190公里,其中包括120公里的峡谷地带和70公里的渭北平原流域。 从断泾村开始,泾河在彬县有50公里的流程,处于峡谷地带。在这里,泾河流出了最不可思议的曲线,乾坤湾、牛轭形、S型、Ω型河段比比皆是,直到流入更加纵深的淳化县境,这种形态不仅未发生大的改变,而且达到了一种极致,为泾河大峡谷的隆重出场作了有力的铺垫。 在淳化县,泾河流长约63公里,作为淳化与礼泉两县的界河,泾河自于家堡入境,由谢家山出境,将北岸的淳化,南岸的礼泉,变成了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关中地区最负盛名的仲山生态森林公园就出现在淳化县西南的泾河北岸。 在泾阳县,泾河流长77公里,流域面积634平方公里。自谢家沟入境,从张家山出谷,在关中平原崇文镇桃园村附近流出县境。其中从谢家沟至张家山约30公里的河段,是泾河大峡谷最险峻的部分。泾河对沟谷的切割产生了神奇的效果,泾河陷进了深深的地缝之中,甚至在卫星云图上我们也找不到这段泾河的踪迹。不得不佩服,这条从关山深处一路走来吸纳了无数河流的泾水,那些貌似柔软却不可小觑的河水,把水磨石穿的古训再一次进行了精彩的演绎。在长达2000年的不息流淌中,坚硬的山与柔软的水在这里不断较量,本来就被火烤过被水淬过的坚硬如磐石的河床,被千回百转的河水下切了至少14米。泾河水冲出泾河大峡谷后,悬挂在半山腰距离水面14米高的郑国渠渠首的出水口就是最有力的证明。那是2300多年前郑国渠水利工程留给后人的礼物。2300年下切14米,每100年60厘米的下切速度是多么的惊人。从张家山冲出峡谷,泾河在泾阳县境的最后47公里流程,全部是在泾水冲积形成的关中平原上流过,河床平缓,河水温和,犹如一首史诗般的交响乐在经历了最为扣人心弦的高潮以后,自然而然地要过渡到相对舒缓的尾声一样,在即将注入渭河的最后一段流程里,泾河终于可以从容恬静地优雅那么一小会儿。 在高陵区,泾河流程仅13公里,起自姬家乡,流经崇皇乡和泾渭镇,在泾渭堡村东北陈家滩注入渭河。出张家山谷口后,由于受泾河不断向右侵蚀,几处河段紧贴南部黄土台塬,在右岸造成大小不等的窄长漫滩,在左岸形成宽阔开敞的冲积倾斜平原。这一段泾河宽约1公里,为沙、卵石河床,多年平均径流量0.66亿立方米,最大流速5米/秒。进入关中平原,经过900里长途奔波的泾河,终于有了大河的肚量和气象,一改狂放不羁的坏脾气,突然变得温顺起来,她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古城长安,在西安东北的高陵区完成了她最后的一段流程,最终十分低调地汇入渭河。虽然不事张扬,但泾河依然把自己耿介的秉性带到了最后一刻,泾渭二水在汇流后的相当长一段河道里,竟然像一对情同手足的双胞胎姊妹一样,挽手并肩、同向而行,却并不交融,泾水清、渭水浊,色泽界线非常鲜明,这就是举世皆知的独特景观——泾渭分明。 ### 鸣谢 - [百度**平凉日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9742682922477539&wfr=spider&for=pc) 标签: 上一篇:vscode使用Community Server Connector运行JDK1.8项目报错 下一篇:山海经·大荒经·大荒北经 随便看看 2025-07-04 vscode使用Community Server Connector运行JDK1.8项目报错 2025-07-03 vscode中为maven项目指定java版本 2025-06-27 利用puppeteer将网页保存为pdf 2025-06-27 一天二十四时辰表 2025-06-27 家谱中儿子和父母的关系有哪些? 留言